9月3日举行的阅兵仪式上千红网,展示了反无弹炮系统、高能激光武器、高功率微波武器等多款反无人机装备。
据新华社报道,这些装备成体系建设,可拦截无人机、巡飞弹等目标,既能软杀伤,又能硬摧毁,是反制无人机的强大“铁三角”。
在现代战场上,无人机与反无人机的攻防已逐步成为常态。新华社此前报道,俄乌冲突中,双方均出动大量无人机发动攻击,并使用无线电波发射设备进行防御。
军事专家洪源向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,无人设备与反无人设备好比矛与盾,二者的对抗将长期存在于战争中。当无人设备得到智能化加持,反无人设备亦需同步升级。
此次九三阅兵亮相的“铁三角”中,反无弹炮系统起到硬摧毁的作用。洪源介绍,当敌方的无人机像流星雨一般飞过来,反无弹炮系统借助雷达等探测手段,定位目标后使用自动枪炮将无人机击落。尤其当敌方使用有线方式操控无人设备、避开无线干扰时千红网,枪炮必不可少。
高能激光武器和高功率微波武器属于定向能武器,前者利用激光束产生的高温,后者依靠高能量电磁波辐射,去攻击和毁伤无人机目标。
其中,激光武器被外界比喻为“光之利刃”。《解放军报》撰文介绍,当激光抵达目标时,能量会聚焦在目标极小的面积上,瞬间转化为热能,以此烧穿金属、引爆弹药或损毁精密电子设备。洪源提到,大镜面的激光武器可以烧蚀20公里甚至40公里以外的来袭无人机。
高功率微波武器则被形象地称为军用“微波炉”。央视网一档节目中介绍,此类武器发出高功率波束,相当于以光速把成千上万个微波炉发射到天空,瞬间烤焦高空无人机,精准度非常高。
资深军事评论员魏东旭分析说,定向能武器在防范拦截“低慢小”目标的过程中,兼具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。一些微波武器可以有效地针对“低慢小”目标进行群体化的杀伤;随着技术成熟,激光武器不仅能瞬间摧毁目标,还能在单位时间内多次攻击。由于无需发射弹药,其效率与经济性亦显著提升。
“激光武器、微波武器、弹炮合一系统,可以有效保护重要军事设施,也能为作战部队提供伴随性的防空掩护。”魏东旭表示,目前,这些武器的研发技术已趋于成熟,进入到实用化的阶段。
阅兵仪式的无人作战方队中,也出现了多旋翼小型无人机。洪源认为,无人机的实力,和一个国家的科研能力、大规模生产制造能力以及信息化能力等密不可分。此外,无人机对操作人员的素养要求高,往往需要经过数月的训练。在这过程中,操作人员还要学会无人机的保护、修理、运输、软件更新等技能。
采写:南都N视频记者杨柳 宋承翰 吕虹 王子黎 发自北京
千红网
睿迎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