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嘉正网 ,央行公布了一季度金融数据:
2025年第一季度,我国住户存款增加9.22万亿元,同比2024的8.56万亿元,增长7.7%。
相当于前三个月,我国人均新增存款6500元。
而且最近几年,居民存款意愿一直高涨,比如2022年居民新增存款17.84万亿元,2023年16.67万亿元,2024年14.26万亿元。
再加上今年一季度新增的9.22万亿,居民存款总量已经达到了近161万亿,相当于人均存款11.4万,户均存款高达32.6万。
乍一看,咱们不缺钱,消费应该持续走上坡路才对,然而另一项数据却令人尴尬:
2025年1-2月,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3731亿元,同比增长4%。要知道,1、2月正值春节假期,这个增长比例显然并不太乐观。
展开剩余78%另外,还有个数据引发了大家的担忧:2025年3月份,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.1%。这已经是自2023年3月份以来,CPI连续25个月低于1%。
站在经济学的角度,通常CPI连续三个月环比负增长,就可以说它是通缩。而现实情况是,我们从去年九月份开始到现在,这个数据一直都是下滑多于上涨。
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嘉正网
一般情况来说,只要社会上的货币供应量少了,那么就会导致出现通缩。
但这几年我们一直保持着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,比不仅贷款利率、储蓄率也降到了历史最低,M2规模也快速增长。
资料显示,M2规模已经从2023年3月份的249.77万亿元,飙升到2025年3月份的326.06万亿元。仅两年M2就增加了76.29万亿元,增量和增速都远超GDP。
照理来说,多出的M2应该转化为物价才对,为啥M2一边上涨,物价却在一边跌呢?
根源还是在消费上,普通大众的消费热情急转直下,导致很多企业都面临的经营困境,以前人流涌动的商业街、商业圈,如今也变得冷冷清清,
这种现状不禁让人疑惑,一边是M2和居民存款快速增长,另一边又是消费持续低迷,为什么会这样呢?
几个方面的原因:
第一,居民收入增速放缓,舍不得花钱
这两年因受到内外多方面因素影响,很多行业的日子都不好过,比如房产进入下行周期,上下游产业链受到冲击,进而影响到打工人的收入增长,消费力被严重削弱。
第二嘉正网 ,就业市场竞争压力加大,不敢乱花钱
这两年就业市场的竞争情况大家深有感触,以前投简历找工作,最晚3天就能被公司选中。
而现在,很多高材生、有些丰富经验的社会求职人员应聘,简历投到企业都石沉大海,更何况是文凭不高的年轻人。
尤其是当前又迎来关税的不确定性,未来职场竞争成了未知数,存钱才能应对这些不确定性。
第三,债务压力大,没钱花
以前赚钱容易,加上房子一直涨,所以很多人都贷款买房买车,甚至做其他投资,这也大大增加了居民的负债率。尤其是80后、90后群体,房贷,车贷,消费贷,信用卡等等,债务压力更大。
以前这样的债务很容易被快速增长的收入全部覆盖,但是这两年很多人都面临收入下降甚至失业,还债难度加大,哪有钱消费?
第四,三座大山喘息都难,没多余的钱
这里所谓的三座大山,主要包括教育,医疗,养老。这三座大山的很多费用都需要居民自己承担,而且有的费用还是年年上涨,个别费用的增速甚至超过了居民收入的增速。
有的人光要应付这三座大山,几乎都要掏空家底,根本就没有余钱,谈什么消费?
第五,资产缩水,焦虑了,更不敢消费
收入不理想,债务压力巨大,这就算了,关键是这两年大家还要面临资产大幅缩水:
一方面,房价从高位下来,普遍降幅30%,个别城市房价更是拦腰折断,财富一下减半;
另一方面,股市表现不痛不痒,去年9-10月很多人又深套其中;
这双重打击,更是让大家在消费方面变得处处小心谨慎。
简单来说,这几年大家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,而且压力山大,各种债务要还,普通人的口袋也没几个铜板,就更加不敢随便消费了。
结果就出现了一边消费相对低迷,物价持续下降,另一边却是居民存款不断增长的反常趋势。
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这两年即使各行一直在降息刺激消费,即使央妈一直向市场释放大量的流动性,刺激大家买买买,但是效果依旧不明显,
说白了,底气不足,大家都不敢花钱,结果就导致很多钱都只能在银行空转。
——往期热门内容——
第二个“深圳”诞生?阿里巴巴投240亿,京东投300亿,华为建新总部
今明两年买房嘉正网 ,2030年可能给自己埋下隐患?3大“坏消息”要知晓
发布于:广东省睿迎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